科研动态

兰恒星研究团队的地质灾害过程模型研究成果被美国国家研究院(The National Academies)研究引用

文章来源:  |  发布时间:2013-12-20  |  【打印】 【关闭

  

  近期美国国家研究院(The National Academies)出版了权威报告《Rockfall Characterization and Control》,对兰恒星研究团队的关于地质灾害过程模型的研究成果进行了引用。美国国家研究院(The National Academies)是美国最高学术团体的总称,对美国及世界的科学研究、技术创新、和科学技术政策具有广泛影响力,由美国国家科学院(NAS);美国国家工程院(NAE);美国国家医学院(IOM);美国国家科学研究委员会(NRC)等部门构成。            RockFall Analyst 是国际上首个完全集成于GIS环境的三维滚石/崩塌过程模型。实现了滚石/崩塌三维物理确定性过程模型和概率统计模型的耦合,利于提高灾害危险性分析精度。报告认为这种高效的集成,为地质灾害研究提供了灵活易用的用户界面和强大的灾害分析功能。          报告对RockFall Analyst的两大主要模块,三维滚石/崩塌轨迹模拟模块(模块1)和基于地统计的滚石/崩塌灾害空间栅格建模模块(模块2)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和评价。详细总结了采用RockFall Analyst 进行滚石/崩塌过程和危险性分析建模的主要步骤。          RockFall Analyst在模块1中建立了滚石/崩塌三维动力学物理模型,计算和预测岩块运动的三维轨迹及其伴随的速度信息,包括岩块的坠落、空中飞行、碰撞、反弹、滚动或滑动等动力学过程。继而,模块2建立了滚石/崩塌灾害空间栅格分析模型,将模块1获得的矢量格式的滚石轨迹和速度信息转化为栅格格式的灾害要素空间分布信息。综合采用地统计技术、邻域分析技术和曲面光滑技术实现滚石/崩塌灾害各要素发生概率进行空间分布预测:包括频率、势能和动能三个主要的要素。报告对此模块的算法和四个详细步骤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和评估,报告认为该模型合理地反映了灾害事件的空间相关性,有利于对未知区域灾害发生频率、势能、动能的概率空间分布进行合理预测。通过对各要素一系列的重分类和空间建模等过程很好地实现了最终的崩塌/滚石灾害危险性分析。          报告最后对采用RockFall Analyst进行的实例研究进行了介绍。目前Rockfall Analyst已经广泛应用于美国、加拿大、意大利等30多个国家,其中包括大学、研究单位、政府部门和咨询公司等。在国际上许多重大项目中得到应用,如加拿大铁路地质灾害风险管理、欧洲阿尔卑斯山区基础设施灾害评估、意大利公共安全评估、中国地震灾后科技救灾和重建规划等。          详细的引用请见附件:附件-RockFall Analyst-National Academy引用 _lan

 

        此报告由美国国家研究院的六大研究机构之一的美国交通研究委员会(Transportation Research Board,简称TRB)编写。报告的第九章“滚石/崩塌模型与预测(Modeling and Prediction of Rockfall)”中对目前国际上的几个三维主流模型进行了评论和总结,其中对兰恒星团队研究开发的滚石/崩塌过程模型(RockFall Analyst) 进行了详细的引用和评价,包括了模型的概念模型、模型算法、模型实现及分析应用等各个方面。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