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新闻

资源与环境信息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三项成果入选“十一五”国家重大科技成就展

文章来源:本站  |  发布时间:2011-03-22  |  【打印】 【关闭

  

3月7日至14日,“十一五”国家重大科技成就展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举行,资源与环境信息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有三项重大成果参展,它们是地球系统科学信息共享中心的“地球系统科学数据共享平台”,地图室的“人口普查与调查空间统计管理与分析系统”和地理信息技术与应用研究室的“高可信地理空间数据库管理系统”。 

  地球系统科学数据共享平台作为国家“科学数据共享工程”首批试点之一于2003年启动,“十一五”纳入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其目标是为地球系统科学的基础研究和学科前沿创新提供科学数据支撑和服务,是我国科学数据共享领域唯一以整合、集成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和科学家个人通过科研活动产生的分散科学数据为重点的平台。通过年8多的建设,地球系统科学数据共享平台已经建立形成了“共建、共享,创建地球系统科学数据共享联盟”的理念;形成了“来源于科学研究、服务于科学研究”的数据整合机制;构建形成了由1个总中心、8个区域分中心、5个学科分中心和1个集成分析中心共同构成的“一站式”数据共享服务网络体系。截至到2010年底,地球系统科学数据共享平台实名注册用户53,405,网站总访问人次6,649,448。已向科技界和社会公众提供了26.13TB的数据服务量,为724项国家重大科研项目/课题、14项国家重大工程、22项民生工程等提供了数据共享支撑服务。

  地图室参与的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地球观测与导航技术领域重点项目“国家统计遥感业务系统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作为参展单位参加了本次展览。主要展示了我国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自主研发的系列关键技术和应用系统,包括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区域划分与制图试点工作细则、标准规范以及基于遥感影像的人口普查区域划分技术等解决方案。该解决方案在第六次人口普查中得到推广应用,共计发放全国人口普查地图标绘系统4万余套,完成全国(除西藏外)的650万个普查小区的划分、普查小区的绘制等工作,构建了全国-省-地市-区县-乡镇(街道)-村(居委会)-普查小区七级人口统计单元空间框架,全国普查小区管理系统和人口信息网络发布系统也已在国家统计局试运行。展区现场部署了小型触摸屏系统,交互式地让参会人员亲身体验我所在人口地理信息系统方面的技术发展成果,切身感受到空间信息服务技术对我国国情国力普查所做出的重大贡献。

  地理信息技术与应用研究室参展的“高可信地理空间数据库管理系统”,是国内首款集矢量、栅格数据管理功能于一体的空间数据库管理系统。它以海量空间数据管理为切入点,突破了海量空间数据引擎、规模可伸缩空间数据模型等一批核心技术,支持大规模复杂三维场景的协同应用及面向实时应用的海量三维空间数据的一体化管理,具有企业级、跨平台、分布式、高安全等特性。目前,已经建立了以国家级基础空间数据业务化管理与应用为导向的地理空间数据库重大行业运行系统,为大规模三维空间数据的整合、管理、分析、可视化和应用提供了完整的解决方案。该系统的成功开发显著提高了我国空间数据库管理软件的创新能力,改变了我国空间数据管理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被动局面,并为发展我国网格地理信息系统平台奠定了坚实的技术基础。

                             

                             资源与环境信息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供稿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