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研究员

余卓渊

文章来源:  |  发布时间:2016-10-10  |  【打印】 【关闭

  




    余卓渊,男,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地理信息科学与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 高级工程师、硕士生导师

    地图与地学图谱研究室副主任,中国地理学会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专委会委员,中国自然资源学会资源制图专委会委员,北京测绘学会理事


研究领域与研究方向:

自适应地图可视化、大数据制图理论及技术


教育背景:(倒序排列)

2005.09—2008.07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专业,获博士学位

2001.09—2005.06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专业,获硕士学位

1992.09—1996.07 山东工业大学,计算机应用专业,获学士学位


工作经历:(倒序排列)

2014.10~至今,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地理信息科学与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 高级工程师

2004.01~2014.09,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地图学研究室副主任, 助理研究员

1996.08~2004.06,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实习研究员



科研业绩:

(1)专利:一种无人机影像的高精度大场景三维建模方法, 2023, CN202310252401.5,排名第1;

(2)专利:一种基于无人机高分辨率影像的车道线提取方法, 2021, CN202011479306.1,排名第1;

(3)专利:分区统计地图符号配置系统及其方法, 2014, 专利号: CN201210167835,排名第2;

(4)专利:一种基于自适应机制的地图符号库管理系统及方法,2012,专利号: CN200910241283,排名第2;

(5)专利: 一种自适应电子地图符号的系统及方法,2011,专利号: CN200810239848,排名第3;

(6)专利:基于自适应机制的地图符号显示系统及方法, 2011, 专利号: CN200910241284,排名第2;

(7)专利: 一种交互式在线统计地图生成与发布装置及方法, 2011, 专利号: CN200910135349,排名第3;

(8)专利:基于区域划分的屏幕饱和度实现系统及方法, 2009, 专利号: CN200910151859,排名第1;

(9)地理空间大数据自适应变换关键技术及应用,获地理信息科技进步二等奖,证书号:2024-02-04,2024.8,排名第4;

(10)人口普查与调查空间统计管理与分析系统,获测绘科技进步二等奖,证书号:2013-01-02-02,2013.10,排名第3;

(11)国家地质矿产行业标准《采矿权勘测定界技术规程》DZ/T 0427-2023,2023-04-19发布,2023-08-01实施,排名第6


科研项目:

(1)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2022YFF0711605,地球表层系统数据协同分析与综合服务平台,2022/11-2026/10,专题负责;

(2)中国科学院B类先导专项,XDB0740100-03-05,城市暴雨洪涝应急管理系统平台建设,2023/12 - 2028/11,子课题负责;

(3)中国科学院国防科技创新重点部署项目,环境分析结果快速自适应制图技术研发,2021/05-2023/12,专题负责;

(4)中国科学院A类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XDA19040400,区域可持续发展及智慧城市评价与模拟,2018/01-2022/12,专题负责;

(5)黑龙江省政府采购项目,冰雪旅游资源数据采集、可视化系统及数据库,2022/01-2023/11,专题负责;

(6)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2017YFB0503501,全息地图数据获取与融合,2017/07-2021/06,专题负责;

(7)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课题,2013FY114600-6,自然疫源性疾病流行病学图集制作,2013/05-2018/04,课题负责;

(8)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2018YFC1508800,多灾种重大自然灾害综合风险防范技术,2018/12-2021/12,专题负责


代表性论著:

(1)Liu, Wenhao; Yu, Zhuoyuan*; Luo, Bin ; ACWCD: Utilizing Inherent Transformers Information and Prior Knowledge for Weakly Supervised Change Detection, IEEE Transactions On Geoscience and Remote Sensing, 2025, 63

(2)Pengfei Jin; Zhuoyuan Yu* ; Research on 3D Visualization of Drone Scenes Based on Neural Radiance Fields, Electronics, 2024, 13(9): 1682

(3)余卓渊,闾国年, 张夕宁等. 全息高精度导航地图:概念及理论模型[J]. 地球信息科学学报, 2020, 022(004):760-771.

(4)丁晓彤, 余卓渊, 宋海慧等. 基于信息熵的中国自然疫源性疾病分布特征研究[J]. 地球信息科学学报, 2019, 21(12).

(5)齐清文, 姜莉莉, 张岸,余卓渊等. 全息地图建模与多重表达[J]. 测绘科学, 2018, 043(007):7-14.

(6)余卓渊,张颖超,炼文斌,流动人口动态监测数据采集系统设计及应用示范,重庆大学学报,Vol.39(s1),p183-190,2016

(7)曹务春,方立群,王卷乐,余卓渊,《中国自然疫源性疾病流行病学图集(全三卷)》,
科学出版社,2019-12,ISBN: 978-7-50-885689-6

(8)王英杰,袁勘省,余卓渊,《多维动态地学信息可视化》, 科学出版社, 2003-10,ISBN: 978-7-03-012048-9

(9)王英杰,陈毓芬,余卓渊,邓红艳等,《自适应地图可视化原理与方法》, 科学出版社, 2012-05,ISBN: 978-7-03-034049-8


研究生招生与培养:

招生专业: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

招生方向:自适应地图可视化


联系方式:

通讯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大屯路甲11号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邮    编:100101

传    真:010-64889630

E-mail地址: yuzy@igsnrr.ac.cn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