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员

杨小唤

文章来源:  |  发布时间:2016-09-09  |  【打印】 【关闭

  

  

(个人网站)

 

男,安徽省潜山县人,博士,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

教育经历
1983年9月-1987年7月就读于南京大学地理系自然资源专业,获学士学位;
1987年9月-1990年7月就读于中国科学院遥感应用研究所地图学与遥感专业,获硕士学位;
1998年9月-2003年7月就读于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专业,获博士学位。
 
工作经历
1990年9月-1993年8月,中科院自然资源综合考察委员会任研究实习员;
1993年9月-1997年10月,中科院自然资源综合考察委员会任助理研究员;
1997年11月-1999年10月,中科院自然资源综合考察委员会任副研究员;
1999年11-现在,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


曾任中国环境遥感学会理事,现任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中国自然资源学会自然资源信息系统专业委员会委员,《Journal of Geographical Information Science》、《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Geosciences》期刊编委等职。
 
研究领域和研究方向
研究领域:遥感、GIS应用及资源环境时空数据库
主要研究方向:人文空间数据库建设、集成及应用示范;资源环境时空数据的获取、处理和应用分析
近期主要研究工作:在人文空间数据库建设、集成及应用示范方面:人口、经济等统计指标数据多尺度空间转换方法研究;人文要素空间数据自动  处理与更新平台构建;相关数据标准、规范的研究、制订;时空系列数据分析、应用的拓展和示范研究。在资源环境时空数据的获取、处理和分析方面:针对国家重大需求和资源环境科学研究领域的需求,开展相关资源环境时空数据的获取和处理方法研究,人文时空数据和自然要素时空数据的综合融合分析研究。


近期主要科研成果
在国内首次实现人口、社会经济统计数据空间化处理、建库和分析。通过多源数据融合分析,构建了人口、经济等统计数据空间化处理模型,生成了1995年~2008年具有统一空间坐标参数、统一数据格式、统一元数据标准的全国人口、社会经济空间数据库,并已建成人口空间数据更新系统。该数据成果为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融合研究分析奠定了坚实的数据基础,已为国办、国家发改委、国家林业局、中国社科院和中国科学院相关研究所等提供应用,得到很好的评价。为满足国家在耕地保障和粮食安全方面的重大需求,开展了1990年以来耕地资源变化及其驱动机制研究。以遥感数据和气象观测数据为基础,通过模型计算得到我国不同时期生产潜力数据,结合相应时期耕地空间变化数据库,分析了我国耕地资源时空变化对区域生产潜力的影响,为耕地资源占补平衡的规划和实施提供了数据支持,为耕地资源保障决策提供了科学依据。在国内外核心学术期刊及相关学术会议上发表论文近60篇,申请发明专利1项(公开号:CN101593210),软件著作权登记3项(登记号:2010SR032559、2010SR0477203、2010SR032822)。
 
获奖情况
2008 北京市科学技术奖一等奖
2000 享受政府特殊津贴
1997 中国科学院青年科学家奖二等奖
1997 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1996 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主要研究项目
1. 中国科学院重大专项“耕地保育与持续高效现代农业试点工程”中的“耕地资源变化综合评估与驱动机制”专题(KSCX1-YW-09-01,2008.6-2011.5);
2.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国家统计遥感业务系统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中“格网人口数据获取与空间分析技术研究”专题(2006AA120105-2, 2007.11-2010.12);
3. 国家十二五支撑计划“新疆伊犁河流域水土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研究与示范”中“新垦区土地障碍因子综合评价制图与分区技术”专题(2007BAC15B0301,2007.12-2010.12);
4. 国家电子政务工程“自然资源和地理空间基础信息库”项目中的“全国土地资源数据库等数据整合改造”课题(JCXXK-HT2008-011-02、JCXXK-HT2009-012-0108);
5.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资源环境科学数据交换与共享平台研制”中“数据交换与共享应用机制研究”(KZCX3-SW-357,2005.6-2007.11);
6.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人口空间数据更新方法研究(40471112,2005.1-2007.12);
7. “中国地球系统科学数据共享试点”项目中“人口、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参数系列格网空间数据库”课题(2004DKA20180-07,2005.1-2005.12)


代表性学术论文(最多10篇)
1. Yang Xiaohuan, Cheng Chuanzhou, Li Yuejiao. Effect of Cropland Occupation and Supplement on Light-temperature Potential Productivity in China from 2000 to 2008. Chinese Geographical Science. 2010 20(6), 536-544. DOI: 10.1007/s11769-010-0429-x
2. 程传周,杨小唤*,李月娇,纪银晓. 2005-2008年中国耕地变化对区域生产潜力的影响. 地球信息科学学报. 2010,12(5),620-627.
3. 叶靖,杨小唤*,江东. 乡镇级人口统计数据空间化的格网尺度效应分析—以义乌市为例. 地球信息科学学报. 2010,12(1),40-47
4. Yang, XiaoHuan; Ma, HanQing. Natural Environment Suitability of China and Its Relationship with Population Distribution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Research and Public Health. 2009, 6(12), 3025-3039. doi:10.3390/ijerph6123025
5. Yang, XiaoHuan; Huang, YaoHuan; Dong, PinLiang; Jiang, Dong; Liu, HongHui. An Updating System for the Gridded Population Database of China Based on Remote Sensing, GIS and Spatial Database Technologies. Sensors 2009, 9(2), 1128-1140. doi:10.3390/s90201128
6. 马瀚青,杨小唤*. 伊犁新垦区土壤盐碱化遥感信息的提取. 资源科学. 2009, 31(12), 2065-2070.
7. 杨小唤,刘业森,江东,罗春, 黄耀欢. 一种改进人口数据空间化的方法:农村居住地重分类,地理科学进展. 2006, 25(3), 62-69.
8. 杨小唤,张香平,江东. 基于MODIS时序NDVI特征值提取多作物播种面积的方法. 资源科学,2004,26(6),17-22.
9. 杨小唤, 江东,王乃斌,刘红辉,人口数据空间化的处理方法. 地理学报,2002,57(增刊),70-75.
10. 杨小唤、王乃斌、刘红辉,资源数据质量诊断的理论方法初探. 资源科学,2002, 24(1), 12-14.


研究生招生与培养
招生专业: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
招生方向:时空数据库建设与分析挖掘
欢迎有地理学基础、对遥感和GIS技术感兴趣的同学报考。
 
联系方式
通信地址:北京市安定门外大屯路甲11号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邮  编:100101
办公电话:010-6488-8608
传  真:010-6488-9630
E–mail: 
yangxh@lreis.ac.cn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