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资源所发起的海岸带大会第三届在烟台召开

文章来源:  |  发布时间:2025-08-19  |  【打印】 【关闭

  

中国科学院地理资源所会同国内外同行发起的全国海岸带大会,其第三届全国大会于2025728日至30日,由烟台海岸带研究所承办,地理资源所地理信息科学与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等协办在烟台顺利召开。大会以可持续发展的海岸带为主题,吸引了来自全国356家科研院所、高校及企业的800余名专家、学者和学生共同参与。地理资源所苏奋振研究员和海岸带研究所秦松所长担任大会主席,地理资源所黄翀担任大会执行主席,颜凤芹担任大会秘书长,杨晓梅、黄翀、付东杰、李贺、王志华等担任分会场召集人。

在大会开幕式上,烟台市政协主席于永信、苏奋振、中国遥感应用协会秘书长卫征、国际数字地球学会秘书长梁栋、秦松先后致辞,他们就海岸带的可持续发展、遥感技术创新及国际合作等议题发表了重要讲话,深刻阐述了科技创新在解决海洋生态环境问题中的关键作用。秦松作为开幕式主持人,强调了政府、科研机构与社会各界携手合作、共同推动海岸带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

中国工程院院士潘德炉、中国科学院院士周成虎和苏奋振等受邀做大会主旨报告。周成虎深入剖析了海岸带遥感大数据的应用前景,苏奋振分享了海岸带研究领域的重要创新成果——两款自主研发的坤元·感东南坤元·拟千海。这两款大模型分别针对陆和海,构建起陆海智能监测与模拟技术体系,是我国陆海研究与人工智能技术深度融合的又一重要进展,将为陆海区域的资源管理、环境保护、灾害预警等领域提供强有力的技术。

大会设有32个分会场,涉及海岸带生态监测、遥感技术、环境修复等多个前沿领域。各分会场的讨论围绕可持续发展的海岸带这一主题展开,专家们分享了海岸带精细化管理、大数据应用以及生态修复技术等最新成果。地理资源所地理信息科学与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20余位教师与学生代表做分论坛报告,展示了遥感技术和大数据分析在海岸带资源环境监测与陆海统筹优化等领域的最新科研成果,为大会提供了技术支持,并推动了跨学科的合作与创新,进一步提升了实验室的学术影响力和技术实力。

大会最后,秦松进行了总结发言,并展望了未来海岸带科学研究的发展方向。他强调,未来的研究将更加注重协作创新,并呼吁各方力量共同努力,推动海岸带领域的跨越式发展。大会对优秀报告奖的获奖者进行了表彰地理资源所多位表现突出的学生获奖。闭幕式上,地理资源所付东杰和颜凤芹等作为嘉宾为获奖者颁奖。

此次大会的顺利举办不仅加深了国内外海岸带领域的学术合作,也为我国海岸带科学研究的未来发展奠定了基础。


大会现场


                                    自然资源部第二海洋研究所潘德炉院士作主旨报告



地理资源所周成虎院士作主旨报告


地理资源所苏奋振研究员作主旨报告


颁奖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