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新闻

地理资源所胡云锋副研究员共同主持完成的“多源卫星遥感生态环境信息专题产品生产与服务”项目荣获2017年测绘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文章来源:  |  发布时间:2017-11-16  |  【打印】 【关闭

  

    近日,根据《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条例》和《中国测绘地理信息学会科学技术奖励办法》,中国测绘地理信息学会进行了2017年测绘科技进步奖评选工作。按照《测绘科技进步奖评选实施细则》,经形式审查、评审专家初评、项目答辩、评审委员会投票评选、项目公示等程序,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胡云锋副研究员共同主持完成的多源卫星遥感生态环境信息专题产品生产与服务”项目荣获2017年测绘科技进步奖一等奖荣誉称号。

  该项目由环保部卫星环境应用中心、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和北京数字空间科技有限公司以“用户方-研发方-产业方”三方协同方式共同主持完成。地理资源所为研发主持单位,卫星环境应用中心为应用示范单位,数字空间公司为产业发展示范单位。地理资源所胡云锋为技术研发主持人(获奖排名第二),地理资源所获奖的主要完成人有闫慧敏、徐新良、黄玫和匡文慧等。 

  “多源卫星遥感生态环境信息专题产品生产与服务”项目被列入2012年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项目,由国家发改委和财政部共同立项支持,于2012年7月启动,2015年6月完成并通过环保部和中国科学院联合组织的项目验收。该项目面向国家生态坏境监管部门的重大业务需求,创建了以陆地生态系统宏观结构、生态系统生产力,以及陆地生态系统主要服务功能共17项产品为核心,以揭示生态系统变化过程,反映主要生态问题为导向的时空系列专题产品体系,突破了“点线链”结合多生产模式技术、单项产品指标多模型集合生产技术、基于移动终端和云服务的内外业衔接产品精度评估技术等关键技术,实现了系列专题产品的全自动化生产,形成了以“3个年报、2个季报、1个月报”为核心的“3+2+1”国家和省级生态环境监管业务报告自动生成技术体系。 

  项目发展了星地一体化的生态调查评估技术,构建了卫星遥感专题产品自动化生产、监测和评估的应用系统,固化了生态环境监管业务的模式和报告体系,实现了卫星遥感生态环境产品生产与服务“自动化、应用化、业务化”的建设目标。在卫星遥感生态环境产品体系设计、工艺流程规范、关键模型优化改进、模型尺度转换、多模式集合生产优化、内外业衔接、精度检验、“3+2+1”业务报告体系创建、分析模型设计、国家生态监管业务模式构建、卫星遥感企业商业运营模式等方面取得了重大技术突破和创新。项目成果满足了国家和省级监管部门对卫星遥感监测自动化、业务化和常态化能力建设的迫切需求,并开展了产业化业务推广,取得了显著的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

获奖证书

 

 

 

资源环境信息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  供稿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