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新闻

资源与环境信息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第七届学术委员会第三次会议在京召开

文章来源:  |  发布时间:2018-11-19  |  【打印】 【关闭

  

  2018年11月12日,资源与环境信息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以下简称“实验室”)第七届学术委员会第三次会议在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召开。本届学术委员会主任杨元喜院士,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周成虎院士、葛全胜所长,委员孙九林院士、潘德炉院士、叶嘉安院士、郭华东院士、傅伯杰院士和郭仁忠院士出席会议。出席会议的还有科技部基础研究司司长叶玉江、基础研究司基地建设处调研员强振宏,中国科学院前沿科学与教育局重点实验室处处长侯宏飞,地理资源所党委书记廖小罕、副所长高星党委副书记高春东人事处处长张宪洲、科研处处长廖晓勇、研究生部主任袁国富、对外合作处处长占车生,实验室全体职工和研究生参加了会议。

  会议由实验室主任苏奋振研究员介绍来宾,地理资源所所长葛全胜致欢迎辞。学术委员会会议由主任委员杨元喜院士主持,实验室主任苏奋振研究员作主任报告,廖小罕研究员、陆锋研究员和马廷副研究员作学术报告。主任报告从总体定位与人员团队、科学研究与科研成果、人才培养与平台建设、学术交流与开放协作等四个方面汇报了2018年实验室工作进展。廖小罕研究员汇报高频次迅捷无人航空器区域组网遥感观测技术研究进展,从无人航空器组网体系管控技术、无人机航空遥感数据快速精准处理技术等方面进行阐述。陆锋研究员汇报城市交通系统感知与计算进展,主要围绕信息获取、交通分析和出行导航等进行阐述。马廷副研究员汇报大数据支持下的城市化与人群迁移研究,主要从城市化感知、人群动态感知、人群迁移模式等方面进行阐述。

  听取汇报后,学术委员会委员分别在会上讲话,他们充分肯定实验室2018年取得的优异成绩,并重点围绕实验室未来的发展进行讨论,从学科发展、长远规划、合作和深化交流等方面提出了指导性建议。叶玉江司长对实验室的建设和发展提出了要求,让实验室成为国家的战略科技力量。杨元喜院士从学术成果、工程成果、服务国家需求以及人才培养等方面进行归纳与总结,建议实验室进一步加强基础研究,瞄准国际前沿、规划未来方向,扩大开放合作,加强国际交流,不断提高实验室在学科建设与发展中的引领作用。

  

会议合影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