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新闻

“中巴经济走廊资源环境科学数据共享与灾害应急响应国际培训班”在巴基斯坦顺利举办

文章来源:  |  发布时间:2025-09-04  |  【打印】 【关闭

  

2025年8月23日至27日,“中巴经济走廊资源环境科学数据共享与灾害应急响应国际培训班”在巴基斯坦中国-巴基斯坦地球科学联合研究中心(CPJRC)顺利举办。本次培训由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中南大学和巴基斯坦真纳大学共同组织。国家重点研究发项目“典型重大自然灾害卫星应急技术系统研制与应用示范”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工程科技知识中心防灾减灾知识服务系统(IKCEST-DRR)提供了授课团队和技术支持。

本次培训班为继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王卷乐研究员团队2019年首期培训后,第二次在巴基斯坦真纳大学举办。培训吸引了来自巴基斯坦、孟加拉国、乌兹别克斯坦、尼泊尔、阿富汗、也门等7个国家学员报名。培训班采用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提升了课程覆盖面与参与广度。来自真纳大学(Quaid-i-Azam University)、旁遮普大学(University of Punjab)、白沙瓦大学(University of Peshawar)、喀喇昆仑国际大学(Karakoram International University)、巴基斯坦国家灾害管理局(NDMA)等单位的50余名学员现场参训,另有60余名学员通过线上方式参与,其中,在旁遮普大学设立了线上分会场。

开幕式由中国-巴基斯坦地球科学联合研究中心执行主任洪天华教授主持。真纳大学地球科学系主任Mumtaz Shah教授、中南大学吴立新教授、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王卷乐研究员分别致辞,总体回顾和介绍了中巴经济走廊资源环境数据共享和防灾减灾知识服务培训的背景和目的,以及在当前技术发展的背景下如何更好地促进本区域数据共享平台、信息处理和知识服务系统的应用。

此次培训共安排了12场专题报告及1次调查问卷,内容涵盖地球科学数据共享、防灾减灾知识服务、遥感应急监测、灾害风险评估与国际合作等。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王卷乐研究员作了“Big Data Driven Disaster Risk Reduction Knowledge Service”的报告,杨飞副研究员作了“Urban Heat Stress: Progress, Challenges and Insights”的报告,李从容助理研究员作了“Disaster Chain Modeling in Earthquake-Prone Mountainous Areas”的报告。

培训期间,学员们还参与了在巴基斯坦国家灾害管理局(NDMA)举办的“中巴水文与地质灾害预警系统研讨会(CHINA-PAKISTAN SYMPOSIUM ON EARLY WARNING SYSTEMS FOR HYDROLOGICAL AND GEOLOGICAL DISASTERS)”。会上,王卷乐研究员作了题为“Digital Platform Empowering China-Pakistan Economic Corridor Disaster Management”的主旨报告,介绍了数字平台在中巴经济走廊灾害管理中的支撑作用。

本次培训旨在提升中巴经济走廊沿线区域的灾害防控能力与可持续发展水平,推动灾害科学数据共享,加强中巴在灾害风险管理领域的深度合作,为构建多方参与、开放共享的区域灾害治理合作机制提供了有力支撑。

培训班开幕仪式


王卷乐研究员作授课报告


杨飞副研究员作授课报告


李从容博士作授课报告


王卷乐研究员在NDMA专题研讨会上作主旨报告





附件下载: